公历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农历

佛历 2568 年

僧格 僧相 僧用 僧味 ▍等个人·听语堂第26期

来源:福建省佛教协会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0日 分享到: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好形势下,政府高度重视佛教教风建设、教规落实以及教德的培养。教风教规教德建设的推进,必然离不开对僧人综合素质的要求。那么综合素质要从哪些方面体现呢?仙游龙华寺妙训法师依照《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下简称《地藏经》),从僧格、僧相、僧用、僧味四个角度来阐述现代佛教中国化教风教规教德建设之要义。

 

僧格的建立是教风建设的内在因素

 

《地藏经》是佛教界人士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典,大家都知道这是佛教的孝经之一。妙训法师认为,《地藏经》所宣讲的义理,同样在畅佛本怀。整部《地藏经》由孝行引入,再以菩提心为导归。“地藏”者,即是我们每个人心地中,本自具足的宝藏。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之宝藏,只因妄想分别而不证得。

 

《地藏经》云:“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劫来,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僧人的综合素质,首先表现在建立完美的僧格。想要建立和佛一样的格局,地藏菩萨就已经教我们了,即是依教奉行,跟随觉悟者的脚步。一是要听佛的话,依教奉行,如法而住,读诵经典,体悟佛的境界。二是要听师长正知见的话,接受师长的教导,也就是要有法的传承。

 

 

《地藏经》中所诠释的两种心,一是孝心,一是菩提心,即是僧人所应具备的僧格。从古到今,数不胜数的高僧大德,因孝念感发,而激起心中精进修行的大行。比如虚云老和尚,为报母恩,一心发愿朝拜五台。本焕长老,为母守孝,双膝跪地燃臂供佛。这些大德都在无形当中,为佛教带来了行孝之风,也使得佛教拥有“人间至孝”的教风。如何通过孝行从而引发我们的菩提心,去普利一切众生,使得修行人的发心更加圆满,即是这部经所宣示的第二个法门:“菩提本愿”。这个菩提本愿有二个含义,一是本来常持不失之愿。即是菩萨从初发心直到成佛,一直持守此愿,而且始终脚踏实地去做。二是根本之愿,是为令众生了生死、成佛道的究竟大愿。地藏菩萨发愿,要让众生了脱生死,真正脱离三界火宅,还要令众生成佛,到达圣人的境地。这样的本愿,地藏菩萨前后发了七次,其中两次是在救母时发的誓愿。所以,地藏菩萨发心是从度自己的亲人开始,再扩大为度一切众生。地藏菩萨因为具备了完美的僧格,也因此发出了“孝事父母,普度众生”的大愿,这正是佛教一直持守的思想,也是佛教所弘扬的教风。

 

针对当前佛教界出现的追名求利,违规破戒,排斥异己等世俗化、庸俗化倾向,妙训法师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僧人发心不纯,愿力不坚。僧人是佛子,是代佛宣教之人,所以要以法界为身,以太虚为量,以觉悟为目标。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包太虚而周沙界, 其宽广的胸怀,非常人所能及。作为佛子,要临摹地藏菩萨的品格,发起菩提愿心,发扬孝敬众生、普度有情的教风,以觉悟、担当的僧格,来感化无明、苦难的世人。教风是佛教的风貌、风气、风尚,它是由每一个僧人的形象、气质、涵养所呈现出来的。所以,高尚的僧格,自然能展现出良好的教风。僧人在初发心时,就要培养起良好的僧格,日后才能对佛法有所作为。

 

僧相的铸造为教规落实的具体显现

 

大乘佛教中,一些大菩萨,在这个世界方便度化众生,有的会现在家相,也有像地藏菩萨一样示现出家相的。那么,出家相具体是什么含义呢?

 

妙训法师以释迦摩尼佛发愿修行的故事为例。释迦摩尼佛在做太子的时候,总是想要脱离皇宫的束缚,想要出去看一看,于是有了游四门的故事。在游四门的时候,尽管净饭王巧妙的安排,悉达多太子还是在东门遇到了老人,南门碰到了病人,西门见到了死人。所以每一次回去都是忧愁不乐的。唯独最后一次出游北门时,遇见一位天人化作出家人,手持锡杖,徐步而行,形貌端严,威仪整肃。太子远远的看到了,就被他独特的气质所吸引。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天人示现的出家人神形散漫、吊儿郎当,靠着墙根,翘着二郎腿。悉达多太子还能否马上下车,向比丘作礼,并发愿修行呢?

 

可见,僧相并不单单是剃发染衣这种粗浅的变化,而是内在的气质,外在的言行,都有别于世俗人。一个僧人有好的形象,自然能让众生得以度化。一个修行有素、内心安然淡定的人,所传递的气息,也是安详而有摄受力的。因此僧相的铸造,对于出家人来讲,特别的重要。

 

 

那么,这种清净庄严、忍辱柔和、自在脱俗的相状,如何得来的呢?妙训法师认为,首先要严持戒律,得清净庄严之相。佛陀示寂前嘱咐弟子们“以戒为师”,可谓殷勤叮咛、语重心长。一个内心真正调柔的人,行为必然是如法的。但是在没有完全调伏之前,则一定要严格按照戒律来行持。戒律是每一位出家人的基础课与必修课,如果基础薄弱,出家人就很容易丧失灵魂。《地藏经》举出违背戒律而感得无量苦果的例子, 其实,比地狱更深的,是众生的执念。如果我们知道,戒律是从佛的大悲心中流出的,是为了帮助我们寻求解脱的,那我们一定会无条件的遵守佛戒。同时,要处理好国法与教风教规教德的关系,进一步梳理教规、戒律、宗教制度等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内容,传承与完善佛教的文化精髓,这也是真正的释迦弟子“修习正道”之所在。二要精进苦修,得忍辱柔和之相。《地藏经》云:“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经中讲到:至心恭敬,持菩萨名号万遍,即是一个内化熏习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精进修行,让自己的念头纯而不杂,于六尘中,通用无滞。虽然我们一开始没有玄奘大师“小儿戏不止,云何天人师”的觉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每天做定量的功课:拜佛、念佛、诵经、打坐等等,渐渐的就可以调伏那颗妄念纷飞的心。精进苦修的苦,并不是来自于让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而是可以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调伏,精进用功,让自己渐渐变得调柔,从而得到忍辱柔和之相。三要有系统的修学计划。修行,并非一朝一夕。面对浩瀚的经典,我们不光是为了学得一些知识。佛法重视闻思而后修,得闻之后,更要加以思维和修证。所以,要对僧人进行系统的培养。要经过戒律的规范、正法的熏习、心性的沉淀,这样,才会有清净庄严、忍辱柔和、禅定智慧的僧相,才能从俗人蜕变成一个僧相具足的出家人,以清净庄严、自在脱俗的僧相,来教化烦恼、不安的众生。

 

 

那么,僧相的铸造如何显现教规?妙训法师认为,佛教的发展离不开教规制度的建立。而这些教规制度,也自然是围绕僧人的行持来进行开展。僧人的形象,不外乎成为了教规制度的外在彰显。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一些具体规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佛教发展的需求。因此,对于教规的制定,要在汲取前人智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与创新。现代佛教的教规,包含了戒律和法律的双重规范。而教规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通过僧人切实的落实,才使得教规不会变成一个空洞的框架。

 

僧用的明了、僧味的体证是教德的彰显

 

芸芸众生中为什么要有僧人存在?妙训法师认为,僧人必须要明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僧人以慈悲为怀,给予众生智慧与快乐,是每一个出家人的本分和义务。

 

 

《地藏经》云:“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地藏菩萨度化众生的方式之一,是孜孜不倦的对众生善说因果,使得众生明达事理,弃恶从善。想要让众生不再愚昧造业,想要让众生离苦得乐,僧人就应该以慈悲心,广为一切众生宣讲佛法,让佛法的义理广为流传。中国佛教在历史上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灭佛运动,却依然能坚韧地延续下来,所凭借的,正是深植在僧人心中的慈悲、无争、自利利他的菩提心。曹魏时期,朱士行开启了讲经之始。姚秦时代,鸠摩罗什大师开启了讲论之端。

 

此后,无数僧人将自己的一生的光阴,投注到讲经说法的事业中来,为的是用佛法的智慧,去化解众生无量的烦恼,去安抚那些日益焦灼的内心,要在五浊恶世当中,为众生守得一片清凉地。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当代的僧人不该只是停留于传统僧人晨钟暮鼓、避世清修的形象,需要充分体现出僧人更高的价值,即是僧用。同时,要呈现出良好的教风与教规,彰显出优秀的教德。

 

何为僧味?妙训法师指出,僧人在不断修学的过程中,总是会得到相应的利益,比如品尝到清净味、寂静味、法喜味、觉了味、解脱味等等,我们统称它为僧味。身心常能得到僧味的滋养,这是修学能够精进的动力,长久的熏修过程,便是一个善性的循环。每天看似很小的功课累积,实际上却能体会到无限的僧味。体会寂静、法喜的僧味,发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僧用,才能更好地利益众生,更好地践行人间佛教的精神。

 

来源丨福建省佛教协会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