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农历

佛历 2569 年

佛子当报国土恩 ▍等个人·听语堂第44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4日 分享到:

 

 

佛法有感念“四恩”的教导,报答“国土恩”是其中之一。这样的传统,从古延续至今日。寺院清晨的第一堂功课,就有“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的唱诵。而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钟声回荡在寺院上空,撞钟者会伴随着钟声唱道:“上祝当今元首,大统乾坤;下祈人类相亲,世界大同。”初一、十五的早晨,所有的四众弟子要一起祝愿国家“国基巩固,治道遐昌”。时时刻刻感念国家的恩德,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而祝祷,是培养与增强佛教徒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今天的佛教徒除了继续以自身的宗教仪式为国家民族祝祷,还应当从哪些方面践行爱国情怀,报答国土深恩?漳州角美福慧净寺住持普能法师结合自身的修学经历,与我们分享他的体会。

 

 

·报国土恩首先要依法守规·

 

中国境内的佛教教职人员首先是中国公民,报答国土恩必须从依法守规开始。普能法师认为,新时代的佛教教职人员不能仅停留于掌握佛法,要在学好《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等宗教管理的法律法规,只有知法、学法、懂法,才能保证佛教依法依规健康发展。

 

对2021年颁布的《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普能法师认为,这是国家相关部门从提升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客观要求而制定的,是深入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的重要举措。网络空间不是“宗教活动特区”,也不是“宗教舆论飞地”。同样,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也要纳入现代财务管理体系之中。对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的条件、权限、程序和时限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予以明确,非常必要。同样,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也要纳入现代财务管理体系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水平。这两个办法的相继出台施行,标志着政府在宗教工作管理法治化方面迈出新步伐,达到新水平。

 

普能法师指出,国家制定相关的法规规范宗教活动,既是管理的需要,也体现了对宗教工作的关怀。以2021年颁布的两个《办法》为例,经过近阶段的依法整治,通过网上开设虚拟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从事宗教活动,开展宗教教育的活动已开始收敛,在网上从事非法募捐和封建迷信等活动的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场所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正得到重视与解决,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这些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纠正宗教领域在某些方面一度出现的乱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保障了宗教领域的正常秩序与健康发展,因而也得到广大宗教界人士的拥护。对我们来说,依法守规既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报国土恩的体现。

 

·从增强自身的宗教修养做起·

 

2022年6月8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得到全国各地宗教界的热烈响应。普能法师指出,崇俭戒奢的精神,体现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

 

早期的佛教僧团,以修道为最,为了修道而接受饮食的滋养,制定了乞食制度。乞食一方面是去除自己的傲慢,另一方面则是节约时间与精力,不为谋求物质享受而耽误修道。

 

如果太过于注重物质上的追求,修道之心自然渐趋淡薄,转向修道以外的种种杂事,这就容易与修行者的初心相违。佛教的最高境界,是连精神世界的所谓享受也要抛舍的,但在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以欢悦之心坚持修道,这就是禅悦。通过禅修达到身心的调适,从根本上替代某些物质的感官快乐,从最根本处解决迷恋物质的问题。物质的满足,是扬汤止沸,而透过禅修熄灭欲念,则是釜底抽薪。所以,禅修是最基本的宗教修为,只有以欢悦之心勤于禅修,才能抵御外在的种种诱惑,把佛门崇俭戒奢的传统保持下去并发扬光大;也只有以欢悦之心勤于禅修,才能更好地树立佛门清净庄严的形象,上求下化,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健康发展。

 

在现代社会,禅修也是广大佛教信众不可或缺的功课。普能法师指出,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禅修有助于静虑精思,明辨是非,安稳身心,不致产生过激的思想与行为,自然能生发感念国恩之心,奉献社会之情。禅修也助于排除杂念,进而认真学习,勤奋做事,促成事业的成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禅修对培养诚实守信、知礼明义、亲和友善的社会氛围也有莫大的裨益。正如《大学》所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从禅修做起,修身正己,慈心度众,不断增强宗教修为,助力社会和谐与时代发展,这正是佛门弟子报国土恩精神的体现。

 

·长养慈悲,无我服务人群·

 

据2012年10月的数据统计,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宗教界共捐赠善款30亿,其中佛教界捐款约18.6亿。普能法师以数据说明佛教界在社会慈善方面所作的突出奉献,他指出,佛教的布施不仅仅是财布施,还有法布施与无畏施,涵盖物质与精神两大层面。折磨人的苦难,未必都是财物上的困乏,有时是精神上的郁闷,是自卑,是无助,是屈辱,是对未来无法了知的恐惧,是苦水无处倾倒的烦恼。有些问题我们也许无能为力,然而,哪怕只是同情与倾听,那也是实实在在的慈善,感同身受时的不忍,也是值得称赞的人间美好。

 

“汝诉苦我听,愿为众生最湛海;君论道我对,乐做宾客微醺风。”普能法师曾自撰这样的联句以自勉。他列举了他住持的寺院这些年为陷入精神困境的信众解忧排烦的例子,说明精神方面的布施同样不可或缺。寺院有大有小,财力或多或少,但只要怀有慈心善念,总会有济群利生的途经。“下心含笑,软言慰喻,亲手遍布施”。经典中所表述的这种情景,也是报恩精神的体现。

 

普能法师认为,在我们各自的缘起上,在各自的职业、身份、角色里,发起慈悲心与菩提心,认真地、热情地、敬业地为身边的人们服务,一切都可以成为慈善事业。虽小,但见真情,是真受用。寺院能“等心济物”,不以贫富贵贱论高低;义工能“下心含笑”,不以优越感傲视待人。为人夫、为人妇、为人长辈、为人亲眷,都是修行慈善的好缘起,日常生活中的慈和、关爱、付出,都是慈善。作为佛门弟子,要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展示佛教的修为,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体现慈善精神。

 

佛教在中国发展千余年,虽然其核心思想亘古不变,但弘法的方式、语言的表达、义理的疏释,已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普能法师认为,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语言做好解经、讲经、用经工作,也是佛教助力社会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新时代的佛教寺院应该更好地发挥其弘扬传统文化的功能,利用寺院的独特环境与条件,请相关学者或对传统文化有造诣的法师,以讲座、授课、培训等方式,向大众传播古文、诗词、书法、音乐、拳术等中华文化知识与技艺,让更多的人从中领受丰厚的文化浸润与精神涵养,也可在传统的佳节中举办各种专题文化活动,并在建筑、装饰、服装、器物等方面凸显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大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也是寺院慈悲度众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