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英拾萃 | 扣冰古佛的“吃茶”之道
唐末到五代时期,我国佛教界出现两位以茶参禅的著名禅师。福建武夷山的扣冰古佛,与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河北赵州柏林禅寺)的赵州古佛,虽然身居南北,在那个信息传递十分迟缓的年代,却不约而同地悟出了“茶禅一味”之道,把精深奥妙的佛法禅理简练成一杯茶,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垂范禅林。
扣冰古佛,法名藻光,俗姓翁,生于崇安县吴屯里(今武夷山市吴屯乡)。唐乾符元年(874年),扣冰和尚在武夷山山心庵挂单修行,见月圆天心,豁然启悟,叹曰:“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因其所阐发的禅学境界,山心庵遂改名为天心寺,绝世名茶大红袍也出自这家寺院。扣冰和尚以毕生精力参禅悟道,兴建道场,广播佛音,他所驻锡的瑞岩寺道场,“近而江浙两广,远而荆楚陕川,无不闻其高风,造庵拜谒,至于高僧行者,悉皆杖锡叩钵,愿求参悟。一时瑞岩道场遂与天台、曹溪并峙千古。”
928年,闽王王延钧把扣冰古佛延请到福州,拜以国师。据《五灯会元》记载,闽王招待扣冰古佛时,古佛提起茶橐子问闽王:“大王会茶道吗?”闽王说:“不会”。古佛说:“人王法王,各自照了。”这恬淡的言语也是他“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的自性流露。极度崇佛的闽王听从国师之言,从此倡导“吃茶”之道,以淳和风俗,净化人心。
扣冰古佛的“吃茶”之道代代相传。宋代圆悟禅师传承和提升了这一主题,提出“茶禅一味”的主张,其弟子大慧禅师又把茶禅文化发扬光大,广为传播。此后,大慧禅师的真传弟子道谦禅师把“茶禅一味”的精神带回武夷山,与本土的朱子理学、武夷茶文化相交融,渐渐形成了中国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夷茶道。明嘉靖年间,徐柳著《天心禅茶疏》,“天心禅茶”之名首见经传。“借水澄心,即茶演法”的天心茶道,把中国禅茶推向新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