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农历

佛历 2568 年

福建佛教中国化 • 解经 ▍新时期条件下的解与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分享到:

 

两千多年来,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从未止步,其生命力源自于方便与究竟圆融的思想,也来自于佛教一以贯之的精神传统,乃至演化为丛林整顿的现实依据。在今天,围绕佛教中国化的思考同样需要梳理从佛教思想到文化普及,从组织规范到事业延伸,从宗派林立到蔚为大观的若干关键环节,这可称为一种宏观层面的“解”与“行”。这里简要提一些肤浅思考。

当前中国佛教面临一些无法回避的困难和矛盾,如何应对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科学技术力量的冲击,以及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技术至上主义泛滥的时代思潮,佛教中国化的新任务是要解决如何在适应中发展,并在发展中给予什么样的回应这一问题。

历史上,中国佛教面对现实处境、解决现实问题,曾经给出了晚明中兴的典范,史称“万历佛教”,可资借鉴。以紫柏尊者为例,他曾为营救对抗苛捐杂税而入狱的官吏四处奔走,表现出佛教对于世人困苦的深度关切;以阳明心学为代表,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的儒家伦理得到空前的融合,扩展和深化了中国本土的伦理思想;彼时修忏、施食等佛教活动也走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佛教思想的社会效用和现实功能,万历佛教成为佛教中国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当前的佛教中国化也正面临类似的契机与重任。

针对时下出现的一些精神危机、社会风险,佛教中国化首先应以参与构筑大众精神家园的“防风堤”为己任。诸如佛教的因果法则,平等、慈悲,惜福、不杀生等伦理观念,具有保障大众身心安养的积极功用;佛教的感恩、随喜、布施、回向等伦理实践,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积极回馈社会。某种意义上,完善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等同于“精神病毒”的防疫工作,佛教教义指引下的伦理思想与实践,有助于化解社会戾气、消减众生贪执,理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补充。

其次,在佛教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如何不失于“世俗化”,是一个尖锐课题。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科学技术力量的冲击,以及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技术至上主义泛滥的时代思潮,面对诸如此类的矛盾和困难,佛教唯有立足于心灵救济的本位,致力于世人得到生命超越与解脱的真实受用。为此,佛弟子应以真修实证来反驳世间流行的种种邪见与谬行:一方面,回归汉传佛教“农禅并重、持戒念佛”的修证传统,加强自身宗教修持。另一方面,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恪守闻思修的修证本质,“看破,放下,自在”,看破是闻慧、放下是思慧、自在是修慧。如不紧紧围绕修证佛法来努力,我们倡导的“人间佛教”何异于扬汤止沸?!——当以三学增上适应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以三界唯识回应技术进步带来的迷思;以少欲知足、安贫守道来教化深陷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泥沼的世人。

第三,进一步识别、挖掘、印证中国佛教的文化基因,夯实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基础。今年央视春节晚会上展示的佛首回归,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再次唤起国人的文化自信。佛教文化遍及典籍、建筑、文物、饮食、医药等领域,浩瀚精微、异彩纷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建议相关各界人士扩大交流、相互学习,将研究工作引向深入。“盛世修典”,近期学术界对佛教典籍、佛教历史等展开一系列规模较大的课题研究,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交流平台,使这些研究与教内人士建立持续对话机制,以期得出公允、如实的结论。

第四,目前盛行于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竞争观念、民主制度已经暴露出极大的缺陷,而汉传佛教以六和敬、戒律、清规为团体伦理准则,承载着信仰本位和集体主义的组织文化。“人心齐、泰山移”,佛教的弘化事业应进一步突破观念、制度、地理的界限,尝试探索较为完整的发展规划、打造高质量的传播项目,使面向社会大众的佛教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展示文化底蕴、彰显时代价值,继续发挥佛教中国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最后,值此政通人和之际,佛弟子当以深信切愿笃行推动达到佛教中国化的又一个高峰。历代佛教的兴盛都是由中流砥柱的祖师开辟道路,建议在佛教人才培养方面,不唯学历、资历,唯贤是举。佛教丛林的宗旨是接续法脉,其间的人、事、物都要从这个宗旨出发。汉传佛教绵延千年、道统俨然,佛门人才的检定亦很明确,莲池大师所著《缁门崇行录》之十类行持即为准绳。在这个纷繁芜杂的时代,唯有出家人的解行并重,才有佛教中国化“解”与“行”的根深叶茂,才有整个时代“解”与“行”永远清醒的那双眼、永不干涸的那眼泉。(释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