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农历

佛历 2568 年

遵守规则才能成就道业 ▍等个人·听语堂第34期

来源:福建省佛教协会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5日 分享到:

 

 

作为佛门中人,不管是自修还是化他,都需要具备相应的素养,遵从相应的规则。那么,哪些是出家人从古到今一以贯之需要遵循的,哪些是时代因缘下所应具备的?福建佛学院副教务长印慈法师结合学习新颁布的《佛教教职人员行为守则》(以下简称《守则》,与我们交流修学体会。

 

·《守则》可视为新时代的僧制 ·

 

 

话题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里的一则故事展开。说的是有一年的夏安居,佛陀想要一个人静住,离开四众的愦闹。于是佛告诉僧团的诸比丘,这段时间内,除了每天有一位比丘来请用斋及半月一次参加布萨,就不必“辄来见我”。僧团中共住的比丘们听佛这样说了之后,觉得有必要商讨并订立一个制度,让众比丘依制遵行。当时有一位客比丘来拜访佛,并跟佛说:佛陀,我是客比丘,并不在这常住,这里的旧住比丘们制定的规制,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应该不在这个规则适用范围内吧?佛告诉这位客比丘,无论是旧住比丘还是客比丘,你来这个僧团,这个僧团的僧制,大家都要一起遵奉。

 

印慈法师指出,僧制就是一定范围内所有出家人所应遵行的规范。对应于戒律的概念,《守则》也可以视为新时代的僧制。当然,这是在中国范围内都起作用、都有效的僧制。

 

印慈法师接着对《守则》作了总体解读,他认为,《守则》提出的五个方面要求,角度不同,各有侧重,对提高新时代佛教教职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规范作用。

 

第一,“爱国爱教、守法遵规”,这是从佛教教职人员作为中国公民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公民的人格,还要养成出家人的僧格;不仅要传承佛教的优良传统,还要行解相应,回应时代的要求。

 

第二,“以戒为师、提振教风”,这是从佛教僧人的本分提出的要求。作为一个出家人,跟一般在家众身份上的区别是什么?最主要的是出家的别解脱戒——沙弥的十戒、比丘的具足戒。这样的戒不能有名无实,应该虔心持守。所以以戒为师是僧人的本分,不是多高的一个要求。

 

第三,“勤修三学、提升素质”,这是对佛教僧人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而言。戒定慧三学,是佛教僧人的核心素质。结合时代因缘,《守则》还提及一些拓展性的素质。

 

第四,“践行六和、增进团结”,这是从僧团和合的方面所作的规范。

 

第五,“服务社会、利乐众生”,这是与佛教化世导俗功能相对应的作为。

 

印慈法师认为,《守则》的五个层面是有浅深次第的。首先,佛教出家人也是中国公民,必须遵循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第二,作为佛教出家人,即使在定慧方面没有多大的功德,没有拥有广博的智慧,但与身份相应的本分事要做,戒律应该持守。第三,针对个人素质的提升,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有传统根基又有现代视野的、能契理契机住持佛法的僧才。第四、第五则更进一步,要在僧团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有与法与时相适应的作为。

 

· 戒律是自我管理的外在表现 ·

 

 

以戒为师是僧人的本分。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并不是所有出家人对此都有充分的认识,甚至有人提出“持戒到底为什么,是否有必要”的疑问。对此,印慈法师指出,持戒首先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内心问题:一是为何持戒,一个是如何能够好乐持戒。佛教的根本作用与价值是令众生离苦,其途径是以智慧断烦恼,也就是通过传递法的要义,让人能够引生灭苦的智慧。而灭苦智慧的生起,又需要基本相应的身心状态来支撑,即所谓的心一境性(三摩地)。要想有佛教的正定和无漏智慧,不可以违犯佛教的清净戒法。“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佛遗教经》)”。从这个意义上,净戒是修道的地基。出家行道之人,怎么可以不坚固道基呢?

 

 

印慈法师进一步指出,虽然持戒的直接表现是在身语上,但肯定会涉及到心,因为人是靠内心的运作来动身发语的。身语的表现,有与之相匹配的内心运作,所以它终将作用于心。作用于心的表现,是自己正念正知越来越强。更重要的是,随顺戒律而生活是一种内心的自我表态——要过随顺法的自我管理的生活,戒律是这种自我管理的外在表现而已。持戒持得好的时候,内心并没有什么勉强性,根本不会逾越规矩,甚至内心都不会有明显与戒律生活相违的活动。这是随顺于佛法自我管理的生活,达成了一定效果之后的自然表现。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印慈法师引用《吉祥经》里的偈颂,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治理的重要性。不管在家出家,有自己相应的清净自活的方式,这是修道必须有的生活方式。

 

如果认识到应该要持戒了,可是觉得内心的力量不够,这其实就是还没有好乐持戒。如何能好乐持戒呢?印慈法师认为,关键要把握几个因素。

 

第一,要有真正的“信”。信从何来?从深刻或绵密的正见熏习而引生。有的人可能表现为自己某种因缘被触发,比如读到某一句话,整个人就像被洪钟大吕所震撼一样,这一句话从此就刻在心里了,时时地在发生作用。要是没有这种“占了便宜”的方式,那就要用所谓的笨功夫,就是“绵密”的功夫。

 

第二,是于持戒有“乐”。有了正见所引发的信,还要有“乐”,就是所谓“信乐于佛法”,“好乐持戒”。人的内心,终归是期望离苦得乐的,世间出世间都是这样。佛教出家人以随顺于正法律的清净生活为乐为希望。有了这种好乐,便会对世俗之欲发起远离心。用《守则》里的话,就是“保持少欲知足,淡泊名利的僧伽本色。”何谓“少欲知足”?按照《俱舍论》里的解释,少欲指的是针对未来的情况,自己没有欲贪;知足是对已经获得的,不管好不好,内心都满意。如果你说“我没有办法完全离欲”,但是至少可以调伏欲贪,包括在饮食和衣服上,也包括其他资具等方面,向于少欲知足。至于“淡泊名利”,这是更基本的要求。“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常常诵一诵这样的偈颂,这个心怎么能够飘到迷于名利的程度?如果我们能做到信、乐、远离,就能够更有力量,更好乐于持戒。

 

· 化世导俗需要不断拓展素质 ·

 

 

印慈法师认为,僧人的素质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属于僧人的核心素质,二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拓展的素质。核心的素质就是戒定慧三学,戒律是基本的素质。一个出家人可能没有定慧,但至少要过好清净的出家生活。持戒,只要有心都能做,实际上做好也不那么难。这是所谓的基本素质。如果把戒律作为基础说,那核心素质就是定慧。进而言之,如果要更好地弘扬佛法,更好地化世导俗,有一点世间智慧也是很重要的。

 

 

说到定慧,不少人往往把它神秘化。印慈法师指出,神秘化恰恰意味着不了解。慧是三学的究竟,而智慧是让人觉悟明了的。如果佛法被濡染成神秘的东西,那就背离了它智慧解脱的本义。定慧也是因缘法,正确了解了,也就不神秘了,进而老老实实去践行,就会不断增益。据南北传《阿含经》所载,佛说,比丘刚出家,可以从五个方面用功,就能迅速的趋近于圣道。这五个方面即:习贤圣戒、守护根门、饮食知量、觉寤瑜伽、正知而住。除了《阿含经》,《瑜伽师地论》里也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成佛之道》里有一个很好的偈颂:“能持于净戒,三业咸清净。密护于根门,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知足心远离,顺于解脱乘。此能净尸罗,亦是定方便”。说的也是修成定慧的功夫、因缘。

 

印慈法师认为,守护根门或者说密护根门,是非常关键的修行,因为认知在根尘识触的时候就发生了。根尘识触对的时候,就开始正念防护于意,让正确的发生,错误的不发生。认知的正确与否,绵密深刻与否,就决定着身语的表露。所谓守护根门,并不是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而是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意知法的当下不取相,不取随好,其心不随烦恼流漏。这方面经论里有许多具体论述,值得深入学习与体悟。

 

印慈法师指出,规则与戒律是约束,但这种约束是为了现后安乐,是为了更好地抵达禅悦法喜,是为了走向解脱,而不是给自己搞道德绑架。愿不愿意遵守规则,接受戒律,首先要问自己有没有相应的认识与发心。怀着出离心或菩提心修行,才会“好乐持戒”,真正做到在法中安乐而行,才能日益精进,向于道业的成就。

 

来源丨福建省佛教协会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