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侧记 ▍一片禅心一壶茶——记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
武夷山丹霞岩壁上的大红袍,是茶客心中的绝世名丛,也是无数游客眼里的一片妙景。一碗大红袍茶汤救了进京赴考举子一命的故事,代代流传。大红袍那时还属于天心永乐禅寺管护的茶树,那位给举子喂茶汤的人,就是天心永乐禅寺的寺僧。
天心永乐禅寺现任住持泽道法师,乐于禅思佛理,也热爱茶文化。他是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平市佛教协会会长,也是知名的禅茶文化研究者与倡导者。
让大红袍祖庭重焕光彩
1983年,23岁的泽道法师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毕业。回到闽北山区之后,他四处寻访佛教胜迹。听说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乃千年古刹,寺院坐落在众山的怀抱,犹如千叶莲心,是信众心中的佛陀圣地,便怀着一片虔心前来参拜。那时的天心永乐禅寺还没有公路可通,泽道法师从赤石村徒步前往,过牛栏坑时向一茶农问路,热心的茶农带他继续爬山,来到天心永乐禅寺。那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寺,殿堂陈旧,墙体斑驳,石阶铺苔。当年的寺僧多已还俗,有些僧房已被附近的茶农借住。在这座已显破败的寺院里,泽道法师看到一座石碑,那是大红袍被明成祖钦点为贡茶的圣旨碑。大红袍的石碑为何立于天心永乐禅寺?通过与茶农的交谈,泽道法师更深地了解到寺院与大红袍的因缘。他顿然觉得,这座蕴藏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大红袍祖庭,不能就这样沉寂下去。
泽道法师在天心永乐禅寺住了下来。他在这里潜心修行,也发愿重振这座灵山宝刹。
1991年的一天,台湾慈恩寺住持传孝法师一行到武夷山观光,应厦门南普陀寺妙湛老和尚嘱咐来到天心永乐禅寺。泽道法师带他们察看寺院及周边环境,也说出自己的心愿。传孝法师慈爱地握着他的手说:你跟我有缘,这座寺庙也跟我有缘,我们一起为这座古刹重光努力。
1992年,传孝法师的师父、台湾中华佛教护僧协会理事长开证法师带队来到天心永乐禅寺,确定了“保留旧寺址,开辟新道场”的寺院重光方案。传孝法师陆续为天心永乐禅寺的重建捐款筹资,并派其弟子邱庆华等居士协助泽道法师。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的信众闻讯助缘,十方善信也乐于捐资,周边的诸多信众风雨无阻前来做义工,终于使这座千年古刹重焕辉光。
如今的天心永乐禅寺,经过修缮的老寺院依然古韵悠长。新建的大雄宝殿,殿堂阔朗庄严,大殿后方的青山丹岩,犹如群象护卫,呈“五象朝圣”之胜,与老寺院的“双狮抱珠”相为呼应。
在接近崇阳溪畔的路口,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山门。那是天心永乐禅寺新建的山门。无论是驱车到天心永乐禅寺的信众,还是到九龙窠看大红袍的游客,都要从这道山门进去,都要经过半山的那尊高高的岩雕弥勒佛像。 新设的山门把周边的丹山与茶园一并纳入禅境,更好地凸显了大红袍与天心永乐禅寺的因缘关系。很多游客游览了大红袍景点之后,产生了探究祖庭的兴致。寺因茶名,茶助寺缘,天心永乐禅寺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空持千百偈 不如吃茶去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在天心禅寺品饮了武夷岩茶之后,曾留下这样的诗名:“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在泽道法师的心中,那“一壶”,是无数因缘的和合。吃茶,是从一片茶叶到一泡好茶的修炼过程。武夷岩茶有“采青”“萎凋”“摇青”“杀青”“揉捻”“烘焙”等诸多工序,其中的每道工序都蕴含着禅理禅机,有着丰富的为人之道和修行之理。
随着寺院的重兴,前来修持的僧众日渐增多。泽道法师严订寺规,重振寺务,寺院里钟磬和鸣,法音袅袅。农禅并重的禅风,也在他的推动下发扬光大。因地貌原因,寺院周边农田极少,向来靠种茶自养。此前,寺院的一些茶园因抛荒被当地茶农续耕,泽道法师通过多方协调,陆续把散失的茶园收回,使寺院拥有的茶园达70多亩。这些茶园的打理,全由寺院僧俗弟子承担。每年的采茶时节,寺院的出家人全部出坡劳作,附近的在家居士也纷纷前来帮忙,山间茶园都是穿着僧袍和海青的佛弟子。
烘焙是武夷岩茶制作的重要工序。“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这是清代天心永乐禅寺僧人释超全对焙制武夷岩茶的描述。天心永乐禅寺有自己的茶厂,也有精于制茶的僧人。焙火等制茶核心环节,全部都由寺院出家师父担当。尽管今天有电焙茶叶的炉子,天心禅寺仍坚持用木炭慢焙,这种制作方法用时长,一干就是一两个月,需要非常持久的耐力。烘焙房的温度比自然气温高了许多,烘焙过程中特别辛苦,僧人们把这视为一种苦修。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理念做好每一泡茶,将每一泡好茶奉献给有缘的人,禅修的境界也由此提升了。
天心永乐禅寺的广场旁,有幢造型别致的“天心禅茶居”,寺院的禅茶文化研究所也设在这里。岩韵悠长的大红袍,在这里已衍生出十多个富有禅趣的新品牌。“香云盖”,浓浓的茶香如祥云宝盖,令人法喜充盈。“三乎”茶,源于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深广的文化意蕴,令人回味不已。这里还有一款茶,名曰“无我”,让你在氤氲的茶气里,沉浸于人茶合一、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
茶是佛的化身,菩萨的心肠,罗汉的自在,僧人的隐忍,凡人的苦涩。随着茶和佛的密切渗透,茶渐渐成了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既充实了佛教的仪轨,也启悟了僧众的智慧,滋养了他们淡定、沉潜的性灵。这些年,不少寺院被商业化运作的风习所裹挟,天心永乐禅寺的僧人则一直坚守自己的定位,不去扮演商人的角色。身为南平市佛教协会会长,泽道法师的修为也对当地佛教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今,闽北十个县、市的寺庙,始终坚守清净庄严的道风,念真经不念生意经。
缘聚天心 茶和天下
每年的谷雨至立夏间,是武夷山最忙碌的岩茶采摘时节。岩茶开摘前夕,泽道法师率僧众与茶农、居士一道,会聚于寺院天心岩的茶山下,举行武夷岩茶春茶开采“祭茶”祈福仪式。僧众为茶事丰收、百姓和乐诵经祈福,祈祷采茶时节风和日丽,家家户户做出好茶。
天心永乐禅寺历史上因独特的制茶技艺声名远播。如今,这些技艺已散布到民间,武夷山区的茶产业,与天心永乐禅寺有着悠远的因缘。按照佛教仪式举行“祭茶”,是感恩,是祈祷,也是结缘。举行祭茶仪式的时候,附近的很多茶农都会参加,大家一起默默念诵,沉浸在禅茶一体的境界之中。泽道法师有许多俗家弟子是茶农,这些茶农大多也是种茶与制茶的高手。泽道法师认为,制茶固然需要精湛的技艺,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起心动念。发心正,才能做出好茶。带着感恩、包容的理念,用非常清静的心去做茶,这样的茶就是禅茶。很多人都知道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之妙,细细品咂,其间还蕴含着独特的禅味。
茶香引来天下客,禅韵导化世间人。三十多年,大批海外游客与佛教徒陆续到天心永乐禅寺观光朝圣。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爱好茶文化的友人也在这里修习佛法,品饮禅茶。2007年以来,天心永乐禅寺大力推动禅茶文化,先后举办了十多届“大红袍国际禅茶文化节”,还组织了“海峡两岸四地高僧大德祭茶祈福大典”,以禅茶为纽带,促进海峡两岸及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与茶文化交流。
作为武夷山影响最大的寺院,天心永乐禅寺坚持以弘扬佛教文化为己任,以大乘佛教的慈悲济世精神,为净化人心、稳定社会奉献智慧。泽道法师认为,通过对茶文化的研究,用生活化的语言阐释佛理与人生之理,能达到应机说法的效果。这些年,泽道法师也经常被邀到境内外一些寺院、院校讲课,与著名的文化专家对话,在不断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中,他对禅茶文化的体悟也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来源丨福建省佛教协会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
-THE END-
上一篇:已是最后文章